|
工商银行:认证将提升企业的国际“对话”能力
2012年4月底,财政部与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组织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通用分类标准。
中国工商银行随即在5月份启动了实施工作,经过前期准备、实施、报送和修改几个阶段,最终完成了2012年的任务。
凭借完整的实施经验,当谈到本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通过国际认证时,中国工商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沈如军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XBRL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与辅助企业决策的功能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利用XBRL的技术优势,将其应用于信息交流和管理,实现XBRL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满足了监管要求,利于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另一方面也能带动经营管理的提升。
在沈如军看来,XBRL拥有优于传统报告方法的许多优势,可以不受系统、应用程序等束缚,突破时间、地域等限制,更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报告、分析和交换,进而为经营决策提供更多的支持。
“通用分类标准代表了我国未来电子格式财务报告数据标准的发展方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通过XBRL国际组织(XII)认证,则有效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标准化进程。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能够通过XBRL格式财务报告在国际经济环境中‘对话’,也为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带来了契机。”沈如军说。
此外,沈如军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通过国际认证,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这表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得到国际认可,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更广泛参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各项工作,并在IASB等国际组织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扩大我国会计事务的国际影响力。”
利用国外同业的财务报告信息
在2012年接到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的通知后,工行迅速成立了由行领导任组长、财务会计部和信息科技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的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实施计划,以确保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并梳理了企业财务报告的流程。通过参加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工作组,梳理我行与同业及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格式的差异,为优化财务报告编制流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借鉴信息。”沈如军说。
在利用国外同业的财务报告信息方面,沈如军表示,通过XBRL,可以方便获取公司外的有用信息,从而查找不足,学习先进,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我行信息化水平,向国际市场充分展示我行的经营业绩,以及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地位,树立良好形象,助推业务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根据XBRL平台的建设情况及国外同业XBRL财务报告信息的可获取程度,有序推进与国外同业的信息对标工作。”
合规成本降低
目前,在向监管机构报送方面,工行采用了上交所免费提供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化报送系统,通过手工录入报告的文字、数字信息,双人复核检查和软件内部检查后,生成实例文档,再将实例文档通过上交所的信息报送系统传递到交易所。
从2012年1月1日起,银监会已开始在部分商业银行试点报送XBRL格式的监管报表,并鼓励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纳实施。
据沈如军介绍,不久前,财政部联合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其整体架构设计不仅考虑了与通用分类标准的结合,还考虑了监管扩展分类标准,由于银行监管报表与财务报告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概念,监管扩展分类标准还有可能引用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中的元素和扩展链接角色。
“以通用分类标准特别是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为基础进行扩展,将有助于降低银行报送负担。
一方面可以满足监管要求,整合监管口径,另一方面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合规成本。”沈如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