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简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 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前身为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和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UNS)。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由147个国家标准化中占主导地位, 主要负责制订除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以外的国际标准。
其 目的和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物质交流和互助,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该组织的主要活动是制订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情报交流,以及与其他国际性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它与联合国的许多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保持密切联系 。根据ISO章程规定,为扩大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消除彼此间的技术壁垒,ISO还与400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就标准化问题进行合作。
二、ISO的组织结构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ISO技术工作是高度分散的,分别由27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承担。在这些委员会中,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代表、研究机构、政府权威、消费团体和国际组织都作为对等合作者共同讨论全球的标准化问题。管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责任由一个ISO成员团体(诸如AFNOR、ANSI、BSI、CSBTS、DIN、SIS等)担任,该成员团体负责日常秘书工作。与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都可参与工作。
三、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
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经过六个阶段形成:
第一阶段:申请阶段;第二阶段:预备阶段;第三阶段:委员会阶段;第四阶段:审查阶段;第五阶段:批准阶段;第六阶段:发布阶段。
若在开始阶段得到的文件比较成熟,则可省略其中的一些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