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野讯:太多的好事汇集在一起就未必是件好事,对于数据而言,情况尤其如此。企业,特别是银行,手上拥有大量的信息,但到目前为止,它们仍然缺乏基本的方法来驾驭这些数据,无法更好地加以利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意识到大数据的潜力尚未开发,因此在2009年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采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来披露财务信息。XBRL是一种数据收集和报告的标准化方法,它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公司比对,改善经营业绩,提高投资分析和决策质量。然而,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它们将XBRL强制令视为合规负担,而不是一个可以带来价值的分析工具。但银行业是一个例外,它充分展示了如何应用XBRL生成高质量的、一致性强的数据,缓解大数据给企业带来的烦恼。
2005年,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启动了财政报告(Call Report)现代化项目。该项目要求银行收集、验证、管理结构化数据并将其发布到中央数据库(CDR),以方便联邦监管机构和公众进行访问。FFIEC相关机构迅速行动起来,在SEC对多个行业实施XBRL强制令之前,就已经纷纷采用了XBRL。FFIEC成员机构认识到XBRL的价值所在,与其拖延到最后阶段,指望拿数据去“契合”XBRL,还不如在报告流程的启动阶段就引入这个新的标准数据格式。这样操作不但简化了XBRL标注工作,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报告数据的质量,推动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实时分析。这些组织也是美国XBRL应用的急先锋,它们带头组建了CDR并在结构化XBRL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了大规模解决方案,不但提高了报告质量,同时还提高了报告的及时性。这是银行监管机构的成功之处,它有助于推动SEC(和其他监管机构)实施行业XBRL强制令,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样。
如果FFIEC没有先见之明,未对银行、软件供应商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加以培训,让它们了解到通过利用XBRL数据可以改善效率、提升透明度、提高质量以及节约成本,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种局面。标准化的数据具有普遍可比性,因而银行可以更加快速地表述复杂公式,让数据可以立即用于分析。
FFIEC采用XBRL来协助管理和治理运营实体之间传输的海量数据,以期实现以下目标:避免大量的手工录入和精力投入,通过程序来检测数据变动,识别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低效之处。FFIEC应用XBRL取得了成功,我们只要看看XBRL“财政报告”项目启动之后的数据状况就可以了解一二,据报道,95%的银行数据在提交之前都被认定为是整洁的。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绝大部分原因都要归结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XBRL公式实施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公式应用在“财政报告”中,“不用人工操作”就可以识别异常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召开的实施会议上,银行曾对如何学习掌握XBRL表示担忧。软件供应商负责开发报告软件,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应将软件供应商纳入进来,如此一来,相关机构就能建立一种环境,让银行关注到XBRL的应用收益,而不太纠结于为此所付出的辛劳。
如今,银行及其监管机构都困于数据汪洋之中,引发了处理时间过长、错误矫正、返工、市场反应速度、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如此,XBRL仍继续向世人证明着它的潜力。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报告语言和流程,企业领导可以将更多的决策置于有效数据的基础上,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节约数据整理时间,以便快速采取行动。在编制和管理监管机构所要求的信息时,银行见证了更快的再认证过程,更少的缺陷数据记录以及更短的处理时间。更加一致、更准确以及更具可比性的数据也让监管机构受益匪浅,花在校正行动上的运营费用和时间与XBRL采用之前相比大为减少。
银行业就是一个优秀的应用例子,向业界展示了如何利用XBRL减少内部运营所花的时间和资金,提高决策质量,改进报告流程,辅助进行整体风险管理。当遭遇大数据并为此头疼不已时,XBRL就是你所需的治病良药。
校对:张晓泉
中国会计视野2014年1月13日14:35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原文链接:
英文新闻:http://www.xbrl-cn.org/2014/0113/9858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