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印度孟买———新加坡———中国苏州,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亚洲圆桌论坛如今已经进入第4年。XBRL这样一种开拓性的语言,正在从陌生变得日益被各大企业熟知并应用,其恰如风暴般正在席卷全球。
5月23日,由中国财政部承办的第四届XBRL亚洲圆桌论坛在中国苏州举行,会议发布了《第四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亚洲圆桌论坛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各国XBRL地区组织认为有必要加强亚大地区XBRL合作,将进一步就建立XBRL亚洲地区组织问题展开磋商。
推动XBRL国际协作
纵观全球,目前至少有20个国家已经加入XBRL的应用推广队伍,并将实现全行业财务信息电子报送作为重要使命。在XBRL国际交流上,中国也从跟随者变成推动者。
此次圆桌论坛是亚大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XBRL专业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推进XBRL应用的重要论坛,共有来自亚洲和大洋洲5个国家XBRL地区组织、XBRL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及我国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监管部门、地方会计管理机构和部分企业的近200名代表参加。
XBRL在中国的推进势不可挡。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会计结合的产物,XBRL为财务报告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近年来以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为重点,积极推进XBRL在中国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余蔚平强调,会计信息化是“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面。财政部将努力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在企业中的应用,为实现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不断努力。中国政府希望继续发挥好XBRL亚洲圆桌论坛功能,进一步深化各国在XBRL领域的合作,凝聚力量、增进共识,共同开创XBRL应用的美好未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在出席论坛时表示,XBRL在国内外财务报告和监管报告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投资者、监管机构、会计中介机构等更方便、快捷、经济地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和监管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在相关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引进XBRL技术,发布相关国家标准,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体现了我国标准化领域合作开放、吸纳国际先进技术、走与国际接轨道路的指导思想。
掀起一场监管革命
XBRL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将XBRL技术成功地运用于公司财务领域,才能大大提高信息披露的速度和质量,铲除行政审核及审批中的腐败诱因。可以说,XBRL将带来一系列深刻而意义深远的监管革命。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在会上通报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进展情况,总结了我国XBRL应用体系模式,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杨敏介绍,XBRL应用体系模式就是:财政部根据各部门共性信息需求制定通用分类标准以及扩展规则;各部门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遵循统一技术路线制定满足本部门监管需要的扩展分类标准,独立开展监管应用;企业在通用分类标准和监管扩展分类标准基础上,遵循统一技术路线制定本企业扩展分类标准,编制报告满足各部门信息需求。
此次亚洲圆桌论坛上,来自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及地方财政厅(局)的监管者也分别带来了推动的声音。
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是会计信息化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最适合应用XBRL的行业之一。银监会财会部副主任窦仁政坦言,银监会从2008年开始配合财政部开展会计信息化有关的工作,工作的抓手就是推动实施XBRL通用分类标准。银行在满足对外披露和报送要求时,也存在着多头报送和重复报送现象,所有这些问题损害了数据质量,也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而XBRL为这类问题提供了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实施企业尝到甜头
XBRL标准体系从2010年完成初步建设到今年已有3年,其实施规模逐年扩大。如今,已有200多家企业加入到XBRL的队伍中来,成为XBRL的应用者,体会着XBRL带来的实效。
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明东认为,昆仑银行在内部报表系统中广泛应用XBRL技术,实现了内部报表数据和对外监管数据标准的统一,并实现了在同一平台上编制财务报告和监管报告,提高了工作效率。XBRL应用平台的建立,突破了XBRL应用瓶颈,实现了日频度、多组织机构、报表格式的定制化管理,并通过使用财务人员熟悉的界面来展示XBRL报表数据。
与此同时,在XBRL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同时,对XBRL数据的审计也将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这将为审计带来全新的变革。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连起分析:“XBRL将导致审计标准的变革,审计重心和知识结构将发生变化,这在无形中扩大了审计范围,加大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大对审计人员XBRL软件工具操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对XBRL财务报告元素的可靠性、相关性进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