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年半的系统和人员准备工作,2012年,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XBRL格式2011年度报表的编制工作。在实践中,中国移动实元素扩展比例达到了近70%。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说,元素扩展是他们运用通用分类标准中的关键步骤:“由于通讯行业的特点以及报表披露项目的明细化程度,我公司仅能使用部分通用分类标准中的元素,更多的需要根据自身财务报表具体项目扩展分类标准,建立起独有的企业扩展分类标准。”
重视技术路线及软件选择
中国移动在最初启动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时,非常注重技术路线以及编报软件的选择。
为减少信息披露风险,便捷高效地满足财政部报送要求,并为公司培养一支财务和IT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国移动选择采用外挂的模式编制XBRL格式财务报表。
所谓外挂技术路线,即在常规格式财务年报编制流程之后,外接XBRL专用软件编制XBRL格式财务报告。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公司能够自主掌控XBRL报告编制的全过程,避免了由于外包服务商不承担法律责任而为公司信息披露带来的风险。“同时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培养一批XBRL专业人才,为今后该项目的继续实施打下基础,并且投资较小,能快速满足报表报送需求。”上述负责人说。
中国移动将两个软件相结合用以编制XBRL格式报表,“由于XBRL技术对于财务报表领域仍属于一个相对新兴的技术,国际上的相关编报及应用软件还不太成熟,所以我们选择了两个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软件。”
形成闭环业务流程
在XBRL实施中,中国移动形成了“闭环业务流程”。对此,上述负责人解释说:“我们将流程中各环节的成果质量均落实到责任人,出现问题及时从源头修改,形成闭环的业务流程,层层把控项目实施质量。”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XBRL格式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包括了建立企业扩展分类标准、读取事实值数据、将事实值数据与元素匹配、生成实例文档和校验实例文档等步骤,他们规定了每个步骤明确的负责人以及明确的成果目标,并且在每个步骤后都设置了校验程序,一旦校验不通过,都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再返回数据源头修改错误。
合理的系统架构设置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会计信息化水平以及报表编制流程,合理设置XBRL格式报表编制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对接,快速高质高效的完成系统建设工作,满足报送需求。
科学的实施路线图是项目成功的坚实保障。XBRL实施工作涉及财务及IT部门,实施内容多,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科学合理的安排实施路线图,把控实施进度是项目成功的坚实保障。
在项目实施中不断收获
在XBRL项目的实施中,中国移动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项目树立了我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了较好的监管环境,同时也为将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上报XBRL格式报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较早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中央企业代表之一,中国移动树立了我国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良好形象,增强了投资者信心。”该负责人说。
通过项目实施,中国移动开始慢慢积累相关专业人才。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为了推广XBRL这项企业财务报告领域的新技术,在人才培训和人员安排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加强XBRL相关人员的培训。”该负责人说,自2010年开始,他们通过参与财政部举办的通用分类标准会议,拓宽了对国际国内XBRL项目实践的了解,积累了XBRL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后续又组织财务、IT相关人员,在集成商的协助下,深入学习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编报规则,从首批实施单位的典型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与集成商一同研究适应我们编制系统的提高编制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XBRL实施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想发挥XBRL的最大效能,需要企业复合型人才、多部门通力合作、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全社会企业报告统一平台数据的共享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XBRL在公司内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应用,并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实施。”该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