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王颖
从技术角度看XBRL的应用过程主要有三个,一是分类标准的制定,二是实例文档的生成,三是XBRL的数据分析。
从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看,目前有11个国家的XBRL分类规范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美国已经制定了23个分类标准,其中20个已经被XBRL国际组织批准,荷兰有国家分类标准项目,澳大利亚也有了国家分类标准报送系统。
分类标准开发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分类工程,它将系统化、规范、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分类标准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从而提高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与效率。其目标是建立一套合理的工程原则,以便经济、快速地获得高质量的分类标准。当时财政部制定通用技术分类标准的时候,需要用分类标准编辑,有了分类标准,各行业企业需要用到XBRL实例文档的编辑器生成实例文档。
有了实例文档和报告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存储。随着XBRL应用的快速发展,XBRL海量数据处理与其它关系的处理需求越来越多。以证券业为例, 美国证券业收集了4万份XBRL报告,中国则收集了60多万,这些报告从最初的企业系统报到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行业监管部门,然后再进行一些数据分析,整个过程都涉及到XBRL报告存储。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存储方式。第一种是XBRL文件方式,这个存储非常简单;第二种是以MLL数据库的存储,但这一方式不支持文档之间的查询;第三种是数据挖掘,通过数据质量管理,XBRL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这对于监管者的宏观经济决策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信息技术经过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80年代的PC机为核心的技术,它解决了数据处理问题;第二次革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极大地解决了信息的交换和传播效率,XBRL技术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三次革命是21世纪的云计算技术,它将会改变人们处理存储数据的方式。云计算的主要特征值就是资源共享,所以XBRL和云计算有着共同的方法论和思想体系。XBRL会计云将能够实现应用软件的服务化,软件平台的服务化,基础设施的服务化,今后XBRL会计云将成为整个会计信息化未来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将在XBRL的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交流合作以及成果转化方面,推动XBRL在我国能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本文为作者在7月24日举行的“2012会计信息化助推会计强国”会议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