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总会计师 范世祥
作为地方财政部门的代表,广西在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过程中有三点感想和体会。
理清思路最关键
对于我和大多数地方财会人员来说,近半年来XBRL让我们走过了从陌生到困惑,再到顺利推进的艰难历程。思路决定出路。作为经济后发展、尖端会计人才稀缺的地区,如何贯彻实施与潮流同步、与国际趋同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有过担忧,但更多的是深思。实施之初,反映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困难的声音不时回响在我的耳边,广西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思路该如何设计,这是紧迫而又严峻的问题。我专门听取了会计管理处的汇报, 知道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懂得会计准则、英语和计算机综合知识,需要购买专门软件工具,需要学习转化的过程,当时我感到有点棘手和彷徨。为此,我们拜访请教了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应唯和处长李红霞,并邀请她们到广西用最权威最通俗的语言给广西企业做现场指导,解难答疑、提振信心。同时,从这几年广西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分析已有的优势,分析广西企业实施这项工作的优势,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是早做早受益,多做多受益,晚做晚受益,不做不受益,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企业本身。从彷徨到豁然开朗,就在于多一点请教,多一点调研,多一点思考,多一点信心。思路逐渐清晰,信心更加坚定,我们提出了广西“必须做、不难做、要做好” 的工作方针,明确了“四个立足”的工作方案:立足于完成电子格式的2011年财务报告实例文档,企业不作大范围的系统改建工作;立足于自主摸索实践,辅以成熟中介指导及专门软件工具,积累实践经验;立足于培养自治区第一批专业人才,打造培训咨询服务基地;立足于借鉴中央企业实施经验,严格按“四步法”规范操作,少走弯路。
强化措施是保障
在XBRL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广西的做法主要有几点:一是选好模式。就是广西最强的6家企业加上一个最优的院校,实行“6+1”模式共同实施,同时要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打造成广西今后XBRL的师资及培训基地;二是建好平台,鼓励企业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自我加压,不对实施过程的企业行为提过多条件和要求,而是创造积极宽松的氛围,为具体承办的企业财会人员创造条件,保证全身心投入。广西的3个试点企业柳钢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桂林电线电缆集团联合组织成实施小组,企业领导全力保证具体承办的10多名财会分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集中在柳钢15天,一直在学习培训、编制实例文档。三是全程跟踪。我们要求自治区、市两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分管同志必须深入到每一个试点实施企业去了解情况、跟踪督进、学习沟通。四是鼓励竞争。我们始终没有指定任何一家软件商和软件工具,但积极为全国优秀的软件开发商提供和谐的市场机遇,在广西就有4种软件在6家企业和1所高校实施运用。
及时总结很重要
工作质量和效果要通过检验才有说服力,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要通过交流探讨才会提升,思想上的共鸣要通过辩论碰撞才能擦出火花。
为检查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扩展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编制的质量,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我们于7月11日至14日在柳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区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阶段实施成果评审会议,无论是开展方法还是取得的效果,都超出我们的预期。比如,我们同时对3种软件工具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对人工与软件工具校验的合理搭配有了新的认识,对企业的计算链接定义和关系等主要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标准和规则的理解有了进一提高,对企业扩展实质性元素的工作有了全面对比。另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参加评审工作,购买了校验软件,取得了书本理论上没有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成果。各企业财会人员与同行和师资人员进行热烈的探讨和辩论,开拓了视野,熟悉了不同的编制方法。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由地方财政部门牵头自行组织的评审会议,我们也愿意与各地开展评审交流活动。成功之处,大家共同分享;走过的弯路,不用重蹈履辙。
本文为作者在7月24日举行的“2012会计信息化助推会计强国”会议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