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杨敏
今年5月,我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赴瑞士和芬兰2012年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领导者专题培训班,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修,访问了欧洲核研究中心、瑞士隆奥银行、我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使团以及芬兰议会、就业和经济部、赫尔辛基市政府、诺基亚集团、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TeliaSonera电信公司、Kone电梯公司、Sitra创新基金、Terveystalo医疗公司等机构,与瑞士、芬兰两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欧美信息化发展进程和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创新模式、信息和网络安全以及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这些培训和交流使我们了解到了欧美国家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再工业化的最新进展,通过借鉴培训所学的知识对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国家宏观决策、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以及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各个方面。会计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和增加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过程,加强会计信息化工作对于加快会计工作方式转变、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会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国会计工作主管部门,近年来财政部按照“标准先行”的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注重战略规划引导,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合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工作。
欧美国家推进信息化时首先都会制定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芬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本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都在面向技术创新、面向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方面采取措施和行动,欧美国家也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制定了 《数字化议程》、《国家宽带战略》等规划。这些议程和战略还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我国也特别注重信息化战略引领,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加以充实完善。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各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推广和应用信息化的规划或意见。
在推进会计信息工作时,财政部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会计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社会效用大,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战略规划和引导。2008年11月,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9 部委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建立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按照会计信息化委员会的决策部署,财政部于2009年4月发布了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健全一个体系、建立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标准、打造一支队伍、培育一个产业”的会计信息化建 设奋斗目标,这是指导我国未来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计信息化委员会的成立和《指导意见》的发布,明确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2011年9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作为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措施,对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建设和逐步建立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开展。
在上述战略规划的指引和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陆续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会计信息化标准,并联合各成员单位在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美上市公司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标准实施工作,扎实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
在这种信息化浪潮大趋势下,我国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才不至于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被抛下。
二是创新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会计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
欧美国家的一些创新都是通过标准化来实现,并以此深化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保证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信息化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工作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会计信息是在经济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信息资源,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尤其需要加强会计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