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祝瑞敏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儿分享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和发展方面的心得和感受。
银河证券在2000年8月成立之后,就意识到我国基金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我们在2001年6月成立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专门跟踪我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目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在册人员有14人,并有计划逐步扩大人员编制。在应用XBRL之前,我们对基金行业的数据采用手工方法录入。在录入的过程中,存在数据录入工作量大以及校验困难等问题。在基金行业发展初期基金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手工方法尚可以应付。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基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手工录入的方法越来越困难。2008年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发起了基金定期报告、临时公告数据信息披露电子化的项目,要求基金管理公司采用XBRL的格式报送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基金XBRL报告对于我们这样专业的研究机构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不可能投入过多的人力在原始数据录入上。自2009年开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就积极参与证监会XBRL项目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2011年8月,银河证券和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 我国第一个基金XBRL数据使用的协议,银河证券第一个获得授权使用基金XBRL数据。在签署这个协议之后,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组织了专业的团队,从 2011年9月份开始研究基金XBRL数据。截至2012年6月,我们已经完成了基金XBRL数据和我们之前的基础数据的并表。目前数据总量大约是250 万条,已经完成部分产品的开发,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就可以初步完成。
另外,我介绍一下银河证券在应用基金XBRL数据过程当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首先,作为一家专业的研究机构,我们使用数据的人主要是分析师,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业务人员。基金XBRL系统是基于数据库基础的,这样它的使用、数据的管理,主要依赖目前的IT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依赖性已经成为一个风险点。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基金XBRL持续完善的过程中,能否更加注意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在文档准备和数据使用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技术印记。其次,基金XBRL数据在报送、汇总、分发的过程中环节较多,数据自身的纠错能力不强,一旦出现错误我们很难精确定位是哪个层面出现的问题,在数据清洗层面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现在是通过对基金XBRL数据和手工录入的核心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数据的准确性。最后,目前我们感觉基金XBRL系统的培训成本还是较高。
最后,我谈一下我们接触XBRL数据的一些感受。我们从2011年开始接触XBRL,到现在有一年半的时间,基金XBRL数据对研究业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XBRL数据就像是一个“金矿”。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是受益者。基金XBRL数据的应用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很大程度是源于业务和技术之间理解上的差距。XBRL的应用需要政府、商业机构、学术界的合作和共同推动。我们对XBRL技术的应用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本文为作者在7月24日举行的“2012会计信息化助推会计强国”会议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