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晶晶 惠赞瑾
“XBRL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来讲意义不大,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整体效应,满足监管要求。”这是目前多数企业的想法。
但是,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的XBRL专业人士却认为,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不是企业的新旧信息系统衔接和切换难题有待破解,也不是XBRL技术要求存储空间大,网络环境要求较高,而是推行XBRL没有从企业角度深入挖掘需求。
如何才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呢?一致的答案是,不能仅停留在XBRL财务报告(XBRLFR)的研究和实施上,还要同时推进实施XBRL全球通用账薄(XBRLGL)。
XBRL在我国的实施和推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少数企业被要求报送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
记者通过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了解到,现在还是手工报送,非常简单。如果要让旗下多家分公司、子公司都逐步推动,工作量比较大,企业投入比较多,关键是目前报送的还是对外报告,即把合并财务报表的最终数据录入系统就行。
这对企业整合、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它主要有利于监管方的监管。
目前企业报送的报告就是FR。
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介绍,XBRLFR描述财务报告的信息,对报告中涉及的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进行表述,它主要运用在外部报告上,涉及更多的是概括性的数据。
XBRLGL则是描述财务中交易事项层面的信息,针对财务报告的来源数据及其结构进行描述,主要是运用在内部报告上,涉及更多的是细节性的数据,比如日记账信息。
XBRLGL和FR技术从全球的应用上来看,是有先后顺序的。
FR是XBRL组织首先要推动普及的技术,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GL的应用相对来说复杂得多。除了技术上比FR需要更大的投入外,还需解决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GL也是审计师一直关注的内容。通过数据标记,企业进行内部分析时可以追踪到每个原始事项,这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施行管理。
XBRL技术的优势早已得到了认可。
但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王颖强调,XBRLFR和XBRLGL的共同实施才能将XBRL的特性发挥到财务账簿和报表的整体处理环节中,在将企业、行业乃至全国的财务数据标准化的同时,打通各行业、各主体、各系统之间的连接,从而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向知识化、智能化发展。
不过,XBRLFR分类标准可以由各国自行制定,XBRLGL的宗旨则是制定全球共用的标准,各国不应当自行定义一套标准,而应当极力趋同。如有特殊情况,则以附加模块的形式增加内容。
尽管XBRLGL留下的研究余地似乎不多,但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天西指出,完善XBRLGL应当考虑到其可以对ERP系统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所以,制定XBRLGL中国模块的一个思路就是应当考虑运用ERP系统中包含的信息。
同时,比较现有的XBRLGL分类标准与国内ERP系统中包含的信息时,也应当考虑信息的粒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