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家有女初长成。
伴随着XBRL中国地区组织(下称“XBRL中国组织”)改版网站的上线,XBRL的中国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XBRL中国组织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XBRL的中国足迹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刘勤眼中,XBRL在中国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起步相对较晚,但推进速度很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早在2001年8月,在XBRL技术刚刚被提出不久,就有中国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论述。
在随后的2002年中,中国会计学会也在其会计信息化年会上,将其列为重要议题之一。
与XBRL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类似,XBRL在中国的应用也是从监管机构起步的。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将XBRL选定为上市公司电子化披露的格式标准。
2004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实施XBRL试点项目。
截至当年4月30日项目结束时,118家公司报送了其2003年年报摘要的XBRL实例文档,730家公司报送了其2004年度第一季度报告的XBRL实例文档,开创了中国XBRL应用的先河。
2010年10月,第21次国际XBRL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同时发布了由财政部归口并组织制定的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
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成为XBRL在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前,XBRL在中国的应用行业、应用范围均快速发展。业务、技术规范趋于成熟,市场的技术、业务服务日趋完善,甚至出现了XBRL技术服务与当前快速发展的云服务的有机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欣喜地见证着XBRL的最新发展进程。
XBRL的中国阵地
刘勤告诉记者,www.xbrl-网站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建和管理。
早在中国证券行业实施XBRL之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开始利用该网站为网民传播大量XBRL知识并跟进中国的发展情况。该网站的创建在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XBRL中国组织的正式建立,财政部考虑到www.xbrl-
域名的特殊性,以及原网站主要立足行业应用的局限,经过协商,代表XBRL中国组织从2012年5月开始,正式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手中接管了该网站,并委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管理团队进行改版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希望利用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的丰富管理经验,起到进一步宣传XBRL中国组织、推动XBRL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全面应用的作用。
目前,该网站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传播XBRL相关新闻、实务、研究、重要会议的动态;征求各方对国家、行业XBRL分类标准制订的意见;构建XBRL人群的信息交流、技术研发、应用共享的平台;提供网上及网下的XBRL培训课程;组织专题研究、发布相关报告或数据等。
改版后的官方网站代表XBRL中国组织正式向外界传递XBRL在中国的声音。
体验XBRL之魅
刘勤坦言,从2001年至今,XBRL在中国已经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
但相对于先进国家,目前XBRL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其应用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地拓展和挖掘,特别是在利用市场力量吸引各方参与,形成服务于XBRL数据生产、汇集、存储、搜索、分析的完整产业链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针对这种情况,在2010年10月颁布两个国家标准后,考虑到中国财会人员在XBRL知识方面的需求将会在短期内呈现高速增长这一趋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大胆地建立了“XBRL体验中心”,尝试通过这种渠道推进XBRL在中国的推广。
该中心的发展目标是结合国内外各领域XBRL的应用状况,依据其知识架构和应用特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搭建一个集“认知、体验、交流、分享”于一体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推动XBRL知识在中国财会群体中的普及,最终希望将该体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XBRL教研基地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展示窗口。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中心建设伊始,就主动与国内外相关XBRL软件开发商积极沟通,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加盟。
这些企业提供的XBRL系列软件工具丰富了体验中心的平台资源。有些企业还通过提供协同服务的形式,为体验中心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
此外,中心的筹建小组还整合了政府、高校、研究院、行业协会、企业等在XBRL领域的专家形成了专家师资库,以适应不同培训对象的教学需求。
目前,该体验中心已逐步建成,其XBRL体验课程内容涉及到概念、实例文档的生命周期、多角色应用体验、信息安全与应用风险、标准及其扩展等多个方面。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中心已陆续培训了数以百计的高端会计人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学院希望体验课程能够将XBRL的基本知识与通用分类标准的精髓和内涵,以及XBRL财务报告生成、报送和利用的基本流程在特别营造的模拟环境中得以实践,让学员在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到XBRL的基础知识,感悟到网络财务报告的真谛,体验到会计信息化的魅力!”刘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