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财务报表中高层次语义模型的探索仍在继续。我已经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
正如我指出的那样,在5,525份报告中有5,304份报告(占总数的96%)报送了us-gaap:报告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增减概念或是us-gaap:报告期内现金增减概念。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报送这则基本信息需要不同的概念?就我个人而言,这完全没有必要。在我看来,只需与us-gaap:净现金流量等类似的一种概念即可。另外一件让人困惑的事就是,为什么报送者要扩展概念。有一小部分报送者是这样做的。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有4,933份报告(占总数的89%)包含了现金流量净额组成部分的详细概念。经计算,这些详细概念的总数与合计数量一致。现金流量净额的组成部分如下:
· 持续性经营业务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非持续性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汇率变更的影响
将这些概念的数量加起来之后发现,总数与我通过对4,933份报告进行测试所得出的合计数量一致。如今,报送者可以使用很多方法来报送非持续性经营业务。而我在计算的时候也完全考虑到了这一点。
有个有趣的地方我需要指出。上述列表中的汇率变更影响需特别注意。
极少数报送者且只有118份报告(占总数的2%)没有报送现金流量净额中的汇率变更影响。相反地,它们把汇率变更影响加入到前滚计算中。即,期初现金+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更影响=期末现金。
当 向部分会计师询问此问题时,结果显示,没有哪个特定行业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的使用也并非出于商业需要或是强制性的报送规定。如果按照财务报送 准则的话,这种计算方法也是违规的。而且这种计算方法显然也不是最佳实践,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将汇率变更影响运用于现金流量净额中。这是财务报送准则模糊性 的一个实例。
紧接着要介绍的是损益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