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2023年6月6日 English version
 
 
 新闻动态
 其他国家、地区和多边机制
 IASB
 XBRL国际组织
 港澳台
 中国内地
 
xbrl > 新闻动态 > 中国内地 >
XBRL的中国之路
2010-10-22 来源:中国会计报作者:杨雪 编辑:zlcx 浏览量:

10月19日,中国会计界又一次感受到了被世界认可的喜悦。

这一天,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同时发布,这是我国会计界继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现与国际趋同之后与世界的又一次深情拥抱,是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胜利的喜悦,被国际会计界和XBRL领域的知名人士共同见证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刘仲藜、XBRL国际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理事会主席迈克·威利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高级副总裁阿琳·托马斯、澳大利亚财政部标准业务报告项目总监保罗·马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指出,XBRL有效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和精细化处理,大幅提高了信息利用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不仅在财会领域单一应用,更可以不断拓展到财政管理、税务管理、金融监管、国有资产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众多方面。

可以预见的是,XBRL将不断地在中国显现出它的魅力。

积木玩具———XBRL

12年前,一个伟大的构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诞生。

美国注册会计师霍夫曼为了解决财务数据存储格式纷繁复杂、不利于数据交互的问题,把会计信息和互联网的“国际语言”XML技术相结合,提出了XBRL的构想。

彼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这一被称为商业信息报告的世界语言如今已风靡至全球35个国家,而他自己也被尊称为“XBRL之父”。

XBRL直译过来就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对商业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和表达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处理特别是会计信息化处理的最新技术。

事实上,其最为核心的就是标准。商业数据的提供者由于没有使用统一的标准提供相关信息而使不同的使用者在阅读和分析报告时遭遇了多重困难。这种困难让全世界使用者感到苦恼并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征服欲,从而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这场信息革命中。

12年来,XBRL正在被一点点攻克并形成燎原之势。

通俗地讲,XBRL就是通过提供一组标准化的标记给各项数据元素打上“标签”和“记号”,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自动识别、处理、分析比较这些商业信息。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柴守平看来,XBRL带给企业的远不止是改变,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变革。

中国石油是在美国、香港和内地三地上市的公司,需要遵循三地的上市规则。2007年,中国石油开始借助XBRL进行信息化管理。三年来,柴守平一次次深刻地体会到,XBRL不仅可以优化流程,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大大降低因手工多次录入而带来的费时费力和差错,而且可以直接实现从企业财务报告系统中直接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效率显著提高。

与网络有效衔接的XBRL深远地影响着全球信息供应链中有关的参与者,包括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软件公司、信息发布者到银行税收证券、保险等方方面面。这就好比“积木玩具”,只有一套元件,却可以自由造型,既可以折成一架飞机,又可以叠成一艘轮船,从而充分实现一材多用,极为灵活轻便。

中国式XBRL

早在2000年年初,中国财政部就注意到XBRL对会计准则应用和财务报告编报的革命性影响,理论界对XBRL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2004年,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推出。

2006年,财政部启动了XBRL项目前期研究,中国XBRL的进程日益加快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7年年底,XBRL中国成为XBRL世界组织的临时国家地区组织成员。

2008年11月,财政部等九部委成立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和XBRL中国地区组织。

2010年5月,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为正式地区组织成员。

 

1 2 下一页
 
 
关于XBRL-cn.org | 联系我们 | 欢迎投稿 | 官方微博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XBRL地区组织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会计视野 沪ICP备05013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