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ael Alles博士现任罗格斯大学商学院会计和信息系统系副教授、《国际披露和治理杂志》编辑。他的研究领域为持续审计、XBRL和治理。
在参加了美国会计学会(AAA)不久前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2010年年会,听取了大量有关XBRL的论文阐述和小组讨论后,我想起一句古语:“一分钱一分货”。
尤其引发我思考的是透露出的一则信息,那就是,微软最近一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报送XBRL报告花费了10万美元。我认为这笔数字对于全球第二大技术公司来说微不足道。
当然,成本过高的业务创新会引发问题和争议——鉴于执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节的规定可能要花费300亿美元——但我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过于廉价对事物本身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
让我们回到那个老问题,即对目前已经是强制要求报送的XBRL报表进行审计。
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的Stephanie Farewell和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的Roger Debreceny提供了一个按照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2009年发布的《执行保证XBRL标记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商定程序审计的第09-1号立场声明(SOP)》为一家(虚构的)航空公司编制的XBRL报告进行审计的教学案例,非常有趣。
两位作者非常了不起,他们为学生提供了“聘函封面、附附件经签署的审计聘函、附附件的审计客户表白书、客户面谈、第三方交流、提交的XBRL报告、映射和扩展报告以及验证报告”,换句话说,所有开展XBRL报告评估所必须的复杂信息都包含在其中,但这仅仅是根据商定程序而非完整XBRL审计所需要的信息。
在Stephanie结束她的陈述时,我问她:“那么,您会愿意以25,000美元的价格为微软公司的XBRL报告提供审计服务吗?她鼓足勇气回答:“我愿意。”但她并不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任何一家的合伙人,而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都面领着很高的诉讼风险和获得下一份能够带来大额收入的审计聘书的压力。即便假设这笔钱能够填补实支成本,我也非常怀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愿意为一笔微不足道的25,000美元的收入承担为世界500强企业的XBRL报表提供审计服务的风险。
此外,客户会愿意支付报告编制成本25%的价格为其编制的报告进行审计吗?直言不讳的说,对于报送者来说,这么做完全是一种非增值行为。
XBRL应用过于廉价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它留给XBRL软件开发商的市场机会将会变少,特别是当只提供SEC要求的XBRL报告编制功能的软件最多只拥有数千家快速申报企业的市场时。此外,在实践中,使用这种软件的潜在消费者数量甚至会更少,也许最终会仅限于几家承揽大部分XBRL报告编制业务的商业信息印刷商。考虑到如此有限的市场,很难想象,大型软件企业会觉得有必要进入这一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XBRL最早也是最有力的公司支持者,微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推出一款XBRL产品。
在这一问题上我关注的焦点是针对XBRL的学术研究。
美国会计学会年会展示了许多有关XBRL的研究,很多都是极具创新性和远见卓识的。比如,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Diane Janvrin和Won No展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实地研究,他们详细描述了数家首次进行报送的公司编制XBRL报告的步骤。调查结束后,他们提出了一长串他们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关XBRL报告编制过程的问题。
Janvrin和No认为,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也许还十分重要,我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然而,即便如此,当整个编制过程仅花费数万美元的时候,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学术研究是否还值得?对成本微小的报送过程进行详细研究难道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做法?
Janvrin和No令人惊讶的研究发现中有这么一项,即大多数情况下,高管的全部焦点都放在了如何确保呈现的XBRL实例文档与纸质年报精确匹配。只要匹配了,管理层并不关心目标标签是什么。这一点充分证明了人们完全不了解XBRL产生的目的及其所能带来的益处,即将财务数据从纸质格式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在SEC也对XBRL与纸质报告内容的匹配非常重视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去批评管理层的这一做法。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Janvrin和No也发现,数家商业信息出版商(公司依赖他们向SEC报送正确的报表)完全忽视公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编制出的实例文档,而使用他们自己的报送软件重新输入公司数据。很显然,公司没有对这一做法表示不满,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又或许,我猜测,是因为他们不想因为小题大做而增加操作成本。(别忘了,一分钱一分货。)
当人们对第二个报送年度经全面标记的附注信息表现出期待时,公司管理层最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标记过程上。但也许不会:因为只有当支出数额低于某个标准时,管理层才有权做出支出决定。因此,在标记成本比今天还低的情况下,CFO似乎不可能在第二或第三个报送年度亲自监督标记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是,XBRL将成为公司基础结构的一部分,没有核心能力重要,但可以进行外包。如果这听上去像是幻想,那就请看看那些聘请商业信息出版商代其向SEC报送报告的公司吧,他们正是这么做的。对于这些出版商而言,XBRL仅仅是他们今天提供的一种可选服务,但将来会成为标准服务包中的一部分。
在寻问XBRL能否避免这一命运前请考虑一下是否会出现这样糟糕的结果。即便Adobe公司内外无人知道或在乎如何将PDF与XBRL进行转换,PDF对于文件发布而言仍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也许,那些与创造XBRL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对标记方法的重要性有着错误的理解,而不是仅去关注其结果。
这并非是说XBRL无法增强其附加值。美国会计学会年会提出了许多有关在非财务应用领域使用XBRL的有趣例子,包括内华达州使用XBRL进行票据托收以及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标准化业务报送系统。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Glen Gray和洛杉矶分校的Rick Hayes探讨了XBRL与持续担保之间的配合。与此类似,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的Marlon Attiken和Santosh Nair提倡使用XBRL挽救美国金融体系!
这些XBRL创新应用的例子非常有趣,事实上,其中有许多都已付诸应用。这恰恰证明了XBRL作为一种帮助整合分散数据系统的标记工具的多功能性。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应用基本上将XBRL看作是一种已经开发、随时可得的标记机制来应用。如果XBRL不存在,他们会使用另外一种分类标准达成这一目的,而非专门去发明XBRL。尽管不应忽略XBRL在这些例子中的作用,但也必须承认,XBRL不是专门为这些实现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也就意味着,至少在某些情况下,XBRL的应用可能不会像专门设计的分类标准那样方便使用。毕竟,XBRL原本是用来标记损益表而非纳税申报表或应付款的。
当然,有一种XBRL的变体专门用于财务报告之外的更为广泛的领域,那就是XBRL-GL。然而,至少在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很少有人提出XBRL-GL应用的例子。随着XBRL在财务报告之外的价值逐渐展现出来,这一现象也许会有所改变。
事实上,我认为,让XBRL应用免于过于廉价的陷阱的唯一方法是让它成为一种多功能工具(尽管在设计和构想之初仅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就像直到电话和计算机被发明出来,人们才想象到他们的各种作用,也许,XBRL作为一种具备成本效益、能够将原始数据系统整合起来的工具的多功能性将是它价值的真正所在。
这一问题值得更加深入的探讨。我想以另外一句老掉牙的俗语结束本文:仍有讨价还价余地的廉价货不是真正的便宜货。XBRL应用已经比数年前人们想象地要便宜许多,但为了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它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