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ael Alles博士是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会计、商业道德及信息系统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国际信息披露和管理杂志》的编辑。Michael Alles博士2009年8月发表的文章全部都是关于XBRL技术,其专长是连续审计、XBRL技术以及管理方法。
作为一项旨在提高信息透明度的技术,XBRL自身仍存在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部分。就在那些公司(它们的市值总额构成美国绝大多数市场总额)第一次开始以XBRL格式向SEC报送其财务报表时,在交互式数据的要求以及投资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将如何使用交互式数据这些方面仍存在一些基本问题。
就在几个星期之前,在纽约举行的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的XBRL专门小组讨论会上,微软公司的Bob Laux说“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参加了自愿报送计划(VFP)。”早在2002年,微软公司就是第一家以XBRL技术编制其财务报表的技术型公司。正如Glen Gray在其谈话“XBRL: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中所述的那样:
尽管XBRL有着许多潜在的好处,但是(10000多家报送企业中)只有137家公司参加了SEC的自愿报送计划(VFP)。在那些必须使用XBRL技术向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报送其财政季报的银行中,只有不到1%家银行参与了SEC的自愿报送计划。早期的XBRL技术使用者(他们能够容忍那些与新技术有关的问题,并且不太关注近期投资回报率)与市场潜在的XBRL用户(他们对成本、投资回报率以及易用性更加敏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XBRL的实施似乎正处于这种差别的边缘。
考虑到大家参与自愿报送计划的积极性很低,Bob哀怨的问道“对XBRL技术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的确。
或许有人不想讨论此类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自愿报送计划已经过时了,而且现在XBRL已经被强制实施了。但是,那种想法可能过于肤浅。而如今事实是XBRL技术正被销售于市场之中,虽然成本如此低廉(“微不足道的数目”则是Bob对此成本的描述,即微软公司标记其最新报告所耗费的大约24个工时的成本,而其第一年标记报表所花费的时间为180小时),但能使公司获得如此可观的收益,并能够在整个信息价值链中产生如此广泛的效率以及明显地降低报送公司的资本成本,以至于人们非常愿意使用XBRL技术。其实,最初使用XBRL技术的一些先驱者,比如说Eric hen,对政府在标记方面的所颁发的强制令持有复杂的感情,因为他们曾经一直认为XBRL的使用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是一种市场驱动的现象一样。
但是,如同Gray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假设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之前没有做出要求银行对其财政报告进行标记的决定,即使美国银行已经非常熟悉XBRL技术,但问题的关键是几乎没有一家银行会采取额外的措施去标记他们的财务报表。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即害怕诉讼。缺乏知识、缺少兴趣。
而且要求并不是与XBRL有关的唯一未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为止)虽然SEC并未要求企业对其报表进行保证,但也不阻止审计员察看已标记了的文档。在另一方面,SEC不允许对审计意见进行标记,而原因只有SEC自己最清楚。
当然,为了不强制执行以XBRL格式编制报表的强制令,而是让市场决定XBRL报表的价值,并由公司自愿保证执行(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的话),有人认为市场效率具备一种(强制性的)审计意见。有人认为由于市场没有要求使用XBRL格式报表,所以不得不强制执行;还有人认为应该让市场力量保证XBRL格式报表的实施。而这两种观点之间存在的矛盾十分明显。
而随着公司为期两年的安全港条款到期,他们在保证XBRL报告方面的地位也将随之改变,即使那些保证是可取的,关于如何提供那些保证的问题仍然存在。讽刺的是,编制XBRL报表工作的低成本与他们所做的保证明显相悖。如果微软公司标记其报表只需耗费24个工时,那么实际上他们愿意花费多少审计时间来为其报告提供保证?而且甚至可能都不需要24小时,因为Edgar在线公司的Phil Moyers声称,使用他的自动标记方法,可以在不超过8至10个小时的时间内标记完一份典型的公司报表。
相比之下,为了统一XBRL保证与标准审计实践,Alex Kogan和Raj Srivastava教授提出了详细的框架,而且他们还认为目前在审计XBRL实例文档方面没有一条建议与审计标准相符合。那么,审计公司能否为XBRL文档的审计工作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快速审计程序(也就是说,相对于预期成本来说足够低的成本,预期成本即预期在另外几年内重复进行不多于几万次XBRL标记而产生的成本)?
这是有可能的,但我们不要忘记议会预期一个有代表性的公司根据萨班斯法案中第404条要求进行报表标记所花费的时间将不能超过90分钟,而这与审计公司所产生的数十亿额外收入相悖。事实是,在美国的诉讼环境下,如果只经过低成本条件所允许的简单检查,没有一个审计员会在一份全新的报表上签字;而要使公司在保证XBRL文档的正确性方面花费比他们编制XBRL文档更多的金钱也同样是不现实的。
这些例子并未说明作为一项技术XBRL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但说明了XBRL现在不止是一项技术。XBRL已经成为美国商业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承受在商业中产生的所有强制性力量和压力,从抵制改革到害怕诉讼。
如果XBRL要履行其承诺,后者或许会是它将来必须克服的困难,这在扩展标记的发展历程中有所反映。就自愿报送计划而言,绝大部分标记都是扩展性标记。显然法学家为了使用官方分类标准项目而建议报表报送者将公司财务报表中原有的术语作为扩展标记保存下来,而不是允许他们对那些术语进行哪怕是很小的改变。
有趣的是,这一“更好而不是更差”的论点从未被人用事实(即更好的标记将有助于企业与其同行企业进行更好的比较,而且还能在资本市场中产生更为有利的反应)进行明显地反驳过。或许因为更多的公司将以XBRL格式进行报表报送工作,而且也因为SEC正努力使各企业坚持使用标准的分类标准,后一个论点将会脱颖而出。但是该例子明显表明,如果仅建立在一个纯粹的技术基础上,在实际工作中标记将如何发挥作用的预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随着强制性计划的参与,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或许现实情况是,管理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以IT专家所制定的方式进行标记。另一个故事是:专业学者不厌其烦地指出,许多自愿报送计划中的报送报表甚至连基本的验证都未执行,而且还经常包含许多其他易于察觉的技术性错误。如果顺利的话,随着企业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减少,而且SEC预检器将对报送者递交唯一有效的实例文档(尽管SEC认为有义务从一开始就提供一台预检器的事实相当有效)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问题在于,既然大部分自愿报送者无疑都是受XBRL的净利益的驱使而进行XBRL报表自愿报送工作的,那么为什么报送者从一开始就会犯这样的基本性错误。只要管理者愿意支持标记工作并认为没有理由给标记工作更高的优先权,或许“足够好”的XBRL报表将指日可待。这可能会让XBRL的许多支持者感到失望,但是或许这是对标记工作在当今的首席财务官们已满的议事日程中所占地位的客观评价。
由于SEC在该标准诞生十周年之际强制要求使用XBRL标准,因此标记在以后的十年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它是否会像美国会计师协会近期出版的书刊中所说的那样成为新的商业语言?又或,XBRL是否会像如今使用的PDF格式那样无处不在:成为商业基础设施中的部分管道装置?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同样也是不值得一提的。成功实际上可能意味着XBRL既是一种新的商业语言也是商业基础设施中的部分管道装置。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我们拥有2.1版本而不是1.0版本的分类标准,我们就不应幻想XBRL发展的道路一直都会是平坦的。现在是用户、监管者、专业学者和报表编制者将XBRL报表报送工作视为一种商业实践(尽管该实践必然包含各种困难和未知情况)并最终抛弃技术人员的幻想(也就是,如果你开始创建XBRL格式报表,其他人也会跟着你创建XBRL格式报表)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