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t Kelly是美国《合规周刊》(pliance Week)的主编。《合规周刊》既是一份杂志,也是一份网上时事通讯,关注公司治理、企业风险和公司合规。Kelly曾是《时代》、《波士顿商业新闻》、《每周电脑报》等杂志的记者和撰稿人,报道内容涉及公司合规及相关技术问题。
经过3年的努力宣传和数月的焦急等待,XBRL组织终于得到了它想要的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令:强制在财务报表中推行XBRL应用。
不知何故,我认为这场技术革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委员会此举,我举双手赞成,在理论上确实可行。在2005年开始关注XBRL的时候,我并不看好XBRL,认为XBRL只不过是一个好高骛远的IT美梦,投资人可以得到的价值几乎没有。3年后,我改变了看法。一旦XBRL阅读软件被开发出来,它将非常有特色,功能强大,不过似乎仍然没有对投资者造成多少影响。
在这里,我想把投资者分为两个群体:通过eTrade系统交易,并运用Quicken软件来追踪分析投资组合的个人投资人,和那些精打细算、大宗买入的专业人士。通过长达3年的XBRL报道,我没有听到任何一个群体要求公司采用XBRL发布财务数据。我对他们说明XBRL如何运作时,他们最多也只是内心被打动了一下,后来就没有了下文。
从公司方面来看,行政主管人员的态度在过去12个月中也有所转变,从满腹怀疑到稍微有点兴趣。给公司用来研究委员会指令的时间有好几个月,所以很少有公司会表示无法达到合规标准。其实他们只是缺乏行动的紧迫感,一旦委员会强迫他们这样做,他们就只好做起来。XBRL国际组织一次又一次地开会宣传交互式数据对于系统内部报送和运行的优势,但是没人会真正把话听进去,尤其在当前大家都在节省开支的大环境下。既然委员会强制使用XBRL报送,那么公司就得准备好他们的报告,在报送的最后附上XBRL实例文档,把这事情搞定。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不是希望XBRL中途夭折。相反,我看好XBRL的巨大发展潜力。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年规划,逐步实行,五百家最大上市公司先行试点,是较为谨慎的做法。在2010年之前,这些美国大公司必定可以按要求做到。
让我们好好回忆一下1993年的情况,当时美国大公司内的各种技术人才闹着要建立所谓的“网站”。10年之后,公司终于认识到网站的强大力量,在创建之初,网站就已建成,成为企业的基因。(而不少公司至今还没有建设自己的网站,想想吧。)对于XBRL,我们有着相同的看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