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内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和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深入,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确定了框架和体系,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了积极实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实践回顾
回顾国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走过的道路,基本与整个社会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多,要完成各种数据的提取和整理工作,没有专门的公司和软件是很难完成的。从2002年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聘请新利多公司加工整理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的各类数据,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交易所对多家上市公司)转变到“一对一的工作模式”(交易所只对一家数据整理公司)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交易所数据整理问题解决了,但社会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如果想要获得最新的财务数据仍需要向交易所信息公司购买,交易所网站披露的PDF格式文件不能给财务数据添加意义标识,不能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和提取。并且,不同主体开发的系统由于数据格式定义不同,在数据传递和交换时,就要讨论数据接口问题。2000年XBRL标准在国际商业报告领域出现并迅速兴起,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工具。
二、XBRL标准简介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XML标示语言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共享程度,实现应用系统的高度集成。
XBRL主要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的范畴,它并不强调制定新的会计准则,而是致力于增强按照现有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信息的有用性。从长远来看,XBRL在证券行业的应用,能够实现证券业内、业间的上市公司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进一步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实现上市公司信息更广泛、灵活、方便和深入的应用。
三、上海证券交易所应用XBRL标准取得的成果和一些经验
自2003年9月份珠海会议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抽调专人成立了XBRL标准应用的联合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推进XBRL标准实施。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聘请新利多公司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发标准化报送系统和年报摘要填报模板;
2)选择上海本地50家公司,在2003年年报披露期间试点年报摘要填报模板;
3)在2003年年报试点基础上,在2004年一季报全面推广标准化报送系统。
从年报试点和季报推广后上市公司反馈情况来看,使用填报模板一次安装成功的比例从64%提高到75.4%,提高了11.4%;上市公司愿意继续使用填报模板的比例从78%提高到91%,提高了13%;对系统较为满意的比例从61.5%提高到77%,提高了15.5%。从上述反馈统计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XBRL标准的接受程度大为提高。
通过推广标准的实施,上交所有下面几方面的经验:
1)所领导重视对标准实施非常重要。
2)总体目标非常清晰,从而确保标准能按时实施。
3)工作原则合理。上交所确定了“分布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工作原则,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对原有的系统和模板进行修订完善,力争在2004年报时实现全文的标准化。
4)建立稳定的工作团队,在标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上市公司的理解支持。对一些积极参与标准实践的公司,上交所也及时予以表扬,从而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参与进来。 |